一般来讲进入老年的人生理上会表现出新陈代谢放缓、抵抗力下降、生理机能下降等特征,特别是肝脏,肝脏不好,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具有物质代谢(糖、蛋白质、脂肪),防御各种内、外致病原,解毒,生成和灭活部分激素,生成和排泄胆汁等功能。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功能逐渐下降,作为人体重要脏器的肝脏,其功能也在逐渐减退。正如《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所讲:“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也就是说女子49岁之后,男子56岁之后就会有肝气(肝的功能活动)衰退,形体衰老。所以对中老年人来讲,注重肝脏的保护十分必要。
食有节:预防非酒精性脂肪肝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所摄取的高脂、高热量饮食比重明显增加。其实肝脏就像一个化工厂,而人体需要的能量是有限的,多余的糖类、蛋白质就会转化为脂肪,再加上过多的脂类,又不能及时消耗,就会积留在肝脏,形成脂肪肝,降低肝脏的工作能力,严重者会引起脂肪性肝炎,肝炎的反复发作就会导致肝脏纤维化。所以在每个人大口大口吃着鸡鸭鱼肉时,脂肪肝可能正在悄悄地形成。特别是中老年人,每天的生活运动量减少,代谢消耗减少,肝脏分解合成能力减弱,患脂肪肝的风险也随之增大。有资料显示,中度肥胖者75%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重度肥胖者可有94%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所以中老年朋友要特别注意体重变化,如果短时间内体重明显增加,要预防脂肪肝的出现。预防脂肪肝的有效措施就是饮食有节,适当运动。①多食绿色蔬菜。蔬菜中不仅含有丰富的天然维生素,还含有大量的纤维素、木质素、果酸、无机盐等,这些物质是营养肝脏的好东西。此外,多吃蔬菜不仅可以补充肝病患者缺乏的营养元素,还具有通畅大便,促进毒素排出,减少肠道内细菌分解产生的有害物质吸收入血的作用。②食用高蛋白食品。摄入高蛋白饮食可以为肝脏合成人体必需的蛋白质提供必要的原料,富含蛋白的食物包括瘦肉、蛋类、豆类、牛奶等。③适当限制脂肪摄入。适当限制脂肪的摄入,减轻肝脏负担。④注意定时定量。饮食要有规律并注意卫生,不吃早餐不利于胆汁的排泄,晚餐营养过剩则往往导致脂肪储存过多,还不利于保证睡眠质量。⑤适当运动。把握两个原则,一是循序渐进,就是不要急于求成,锻炼的成效不会一蹴而就,只能慢慢来;二是持之以恒,时间长了自能收效。打太极拳和跳舞是两项比较好的锻炼方式,更适合中老年人,既可锻炼身体又能愉悦身心。
不嗜酒:防止酒精性肝病
中国人讲究“酒文化”,自古就有“无酒不欢”、“无酒不成宴”之说,殊不知酒精只能在肝脏代谢,大量的饮酒会给肝脏增加负担。统计资料显示,每天饮酒超过160克的人中,40%有酒精性肝炎和脂肪肝发生。脂肪肝发生率饮酒者明显高于不饮酒者,且发病率随着酒精消耗量的增加而增高,也就是说饮酒史越长,危机就越大。特别是中老年人的肝脏能力减退,带来的伤害更大。由酒精引发的肝炎,治疗比较困难,严重者可以形成重型肝炎,危及生命,所以必须引起重视。提醒老人,如果你有大量饮酒史,请注意饮食结构的调整,减少酒精的摄入,动态监测肝功能,必要时忌酒。
慎用药:正规治疗病毒型肝炎
中国是乙型病毒性肝炎大国,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更多的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被发现,所以病毒型肝炎有效特效的治疗对广大的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可是目前有关乙肝、丙肝的治疗并没有特效药,于是很多患者就寻求一些土方、秘方、听信虚假广告等,造成乱用药的现象,严重者甚至造成肝病加速发展,笔者在临床见到的例子不在少数,对病人的危害非常严重。这里要特别提醒,中老年朋友由于年龄的原因,肝脏的功能比较差,抗打击能力降低,所以治疗务必到正规医院,以免加重病情。目前对乙肝、丙肝的正规治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抗病毒治疗:目的在于清除或持续抑制病毒复制,改善或减轻肝损害、阻止肝硬化、肝衰竭或肝癌的发生,并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可选用药物包括干扰素及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药物的应用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切忌自行停药。(二)减轻肝脏炎症,促进肝细胞的恢复与再生:可选用还原性谷胱甘肽、硫普罗宁等药物。(三)减少和防止肝纤维化:目前西药缺乏疗效确切的抗纤维化药物。(四)防恶化,抗癌:其中关键要积极治疗防止肝病进展,定期检查以早期发现可疑病灶。(五)中医治疗:①疏肝理气和胃法。药用:延胡索、郁金、陈皮、枳壳、川芎、木香、香附等。②清热利湿法。药用:茵陈、栀子、黄芩、黄连、泽泻、车前子、金钱草、海金沙等。③疏肝健脾法。药用:木香、陈皮、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甘草、当归等。④活血化淤法。药用:当归、川芎、桃仁、红花、三七、五灵脂、蒲黄、益母草等。⑤滋养肝肾法。药用:沙参、麦冬、地黄、当归、杞子、川楝等。⑥温补脾肾法。药用:附子、干姜、白术、山药、薏苡仁、肉桂、仙灵脾、茯苓、泽泻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