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进行了一项“保健品消费情况调查”,共有25475名老年人参加,调查显示90.5%的老年人在购买保健品前没有咨询过医生,其中41.7%的人吃了保健品后,不但身体没好,还吃出了副作用。
近日,进行了一项“保健品消费情况调查”,共有25475名老年人参加,调查显示90.5%的老年人在购买保健品前没有咨询过医生,其中41.7%的人吃了保健品后,不但身体没好,还吃出了副作用。
家住哈尔滨市南岗区大众新城的王月容今年70岁,经常腿疼的她没有去医院诊治,她说:“这点小毛病自己补点钙就行了。”她没事就往药店跑,买的都是补钙的保健品。前一段时间,她发现自己突然变瘦了,浑身没劲,还经常头痛、失眠、恶心、多饮、多尿。王月容的子女上网一查,症状像癌症,家人赶紧带王月容去医院检查,结果发现是过量服用维生素D引起的高钙血症。专家表示:“补充维生素和补钙、补铁类的保健品并非是老年人身体里最需要的,如果乱吃,摄入了超出生理需要的营养素,就可能出现过量、中毒等情况。比如长期大量食用蛋白质过量摄入,则会增加肝肾负担。”
专家说:“2008年做的一项调查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是保健食品第一主力消费群,占42%。”中老年人是保健品消费的主要人群,而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会加入到其中。
对此,专家认为,老年人对健康的需求比较高,一些不法销售商就会针对其心理,设下骗局。另外,老年人特别迷信“权威专家”,不能辨别真伪。销售商往往会讲一些老人弄不明白的专业知识,让他们觉得问题严重,不马上买都不行。有些销售商则是利用“赠药”、“免费试用、出游”或“免费体检”等手段,吸引老年人上钩。
专家建议,老年人要谨慎参加保健品厂商组织的保健讲座。其次,要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有批号的产品,注意包装上有无生产产地、厂商、联系方式、批号等。再次,保健品不是药品,越是听起来完美无缺的,越可能有假。如号称可以治疗或治愈所有疾病,或说“绝对安全”、“完全没有副作用”,都要在心里打个问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