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人 > 正文

江城六成社区健身器材超期服役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20日

健身器材“老旧病残”,居民健身存在安全隐患,记者调查发现——

“眼看天气转暖,想到社区做做运动,健身器材却都是‘老旧病残’,让人不放心。”近日,家住汉阳区平田社区的吴先生向本报反映,社区里的健身器材使用时不停发出“嘎吱”声,他和其他老人都不敢上去锻炼。随后,记者走访了江城几大社区发现,大部分社区健身器材都出现了老旧不灵活,螺丝松动的情况,有的甚至“缺胳膊少腿”。武汉市体育局相关领导表示,江城超过六成的露天健身器材已经超过了使用年限,除了有关部门要对健身器材进行翻新维修外,各个社区也应派出专门人员每天巡视,以保证居民安全。

器材“带病上岗”时有意外发生

“我再也不敢去锻炼了,上次摔得不轻,脚到现在还是疼的。”前日,硚口区仁寿社区72岁的陈奶奶提起前段时间的一场意外还心有余悸。

上个星期三,陈奶奶趁着天气晴朗,到社区健身器材处锻炼身体,在使用踏步机的时候,机器左边的踏脚突然掉落,幸好身边有同伴及时搀扶,只是左脚踝扭伤没有造成更大伤害。

记者在仁寿社区健身区看到,由于长时间使用,几乎所有的健身器材都已经看不出颜色,连接处也已经锈迹斑斑,一架踏步机两边的脚踏板还高矮不一,整体有些倾斜,引体向上的拉索也早就被拉断,手把没有了去向。居民们介绍,每天早上和傍晚,都是健身器材使用的高峰期,只要一使用多数器材都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有的器材的连接活动处甚至已经被铁锈糊住,无法使用。记者看到,健身器材上印刻的安装日期为2004年初,距今已有6年时间。

记者通过走访发现,许多老式社区的居民健身情况都和仁寿社区一样,器材不仅“带病上岗”,有的还出现“伤残”,居民健身时由于器材脱落而造成的意外时有发生。“我在扭腰机上伤过腰,一个月都不能走路。”硚口区解放社区57岁的马胜利告诉记者,社区里的扭腰机已经只能往一边旋转,几个星期前,他在上面锻炼时,试图想让器材转动起来,用力过猛腰部扭伤。武昌区新华村社区的李先生也表示,5岁的儿子在骑马机上玩耍时,脚蹬子突然掉落,将孩子小腿砸出一块淤血。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汉阳和青山的多个社区,发现相当一部分健身器材都已经使用5-6年,严重老化。不仅仅是社区健身器材,不少免费公园里的健身器也都存在运动不灵活,外观变形等情况。而锻炼的人群却以老人和孩子为多,容易发生意外。

长年露天污渍细菌多

“上面粘糊糊的,一摸还一手铁锈。”江岸区福建社区的宋萍指着社区的健身器材摇了摇头,由于使用年限过长,又长年处于露天环境下,器材上的油漆颜色已经开始脱落,铁质框架则不仅有铁锈还留有不少难以去除的污渍。随便碰触,手上和衣服上就容易沾染污渍。

记者了解到,福建社区的健身器材也是在2004年安装,每天前来使用的居民人数不少。机器上面,除了经常手扶的地方被磨得较为光滑以外,其他支架处的油漆都发出粘稠感。上周日傍晚时,记者在福建社区看到,一个孩子正在跑步机上玩耍,其他几个孩子趴在栏杆处等待机器空闲。不一会,孩子身上和手上就都变了颜色,不一会一个孩子用手拿出荷包里的零食往嘴里塞。“大人知道脏,孩子就到处碰。”宋萍说,健身器材使用时间太长,上面的细菌太多,应该重新消毒翻新。“有的人往旁边扔垃圾,弄不好就溅到器材上面,实在太脏了。”

居民:无人指导,使用知识知之甚少

江汉区北湖社区的方大妈每天都会和几个老姐妹约伴去社区的健身区锻炼,但当记者问及器材使用年限和正确使用方式时,她们却都表示并不知晓。

“反正上去试试,一下就摸出门道了。”方大妈表示,健身器材边的使用说明写得十分简单,有的因为时间过长模糊不清了。于是,社区居民使用器材时都采取“试探”的方式,先站到机器上随着机器运动的方式锻炼,之后一边摸索一边使用。至于器材使用的年限,方大妈认为“能动就行”。

晚上7点左右,锻炼的人越来越多,一些孩子也在吃过晚饭后出来玩耍。7岁的叮叮一到健身地就直奔“踏步机”而去。在上面飞快踏步时,叮叮并没有扶住前方的扶手,速度加快后,孩子重心不稳险些摔倒。身边另一个孩子在叮叮跳下踏步机时就心急地过去接着玩,看管的大人来不及拉扯,他就被扬起的脚蹬砸到了小腹,顿时嚎啕大哭。另一边,一架已经损坏的骑马机被几个孩子当成了“举重玩具”,但一边刚被举起,上面的坐板就掉落下来,差点砸中对面孩子的头。

记者在现场看到,不仅是孩子,不少大人在使用器材时也不会先检查机器是否安全,通常都采用直接上场的方式锻炼。这样一来,对于一些老旧机器的螺丝松动,外观变形等情况就长期被忽略,直到发生意外才意识到机器老化不能安全使用。

社区一位专业健身教练余力告诉记者,不论是健身房还是社区露天的健身器材,都应该在每次使用前进行简单检查,确定连接处和承重处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余力介绍,一般说来,健身器材使用年限过长以后,最先出现问题的会是螺丝和弹簧处。如果平日不能进行必要的保养维修,则部分脆弱零件极易损坏。不少零件损坏后,并不会马上出现脱落,但机器重新运动起来时就会突然掉落,从而发生意外。另外,任何健身器材都有正确的使用方式,比如手扶的位置,站立的角度,与器材保持的距离多少等等。正确掌握时,才能保证使用安全,不产生肌肉拉伤、扭伤等情况。同时,不正确的使用方式也容易加快机器损坏,减少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