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人 > 正文

外出旅游需防病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20日

国庆长假旅游赏景时,人们一定要重视预防寄生虫病及传染病。目前,除了重点预防甲型流感外,以下几种疾病也应引起游人的注意。 1、流行性出血热:多数为老鼠咬后发病,主要表现为感染性病毒血症、全身毛细血管损害和肾脏损害。典型症状是头痛和剧烈腰痛及眼眶痛,称为“三痛”;表现为颜面、颈部及上胸部弥漫性潮红的“三红”。 预防措施:尽量避开流行地区,外出时若被动物咬伤而出现发热,伴有头痛、腰痛、眼眶痛症状者及时就医。 2、肺吸虫病:由寄生在肺部的吸虫引起。主要流行在浙江、东北、四川、云南、江西等地区。生吃、腌吃或醉吃螃蟹或喇蛄,或喝含有肺吸虫囊蚴的山泉生水即可受到感染。主要表现有咳嗽咳痰、腹痛腹泻,有时也出现恶心呕吐。严重感染者成虫寄生于脑内时可出现癫痫、瘫痪、失语、视力减退等。 预防措施:不要生食当地的石蟹(醉蟹)、喇蛄,也不随意饮用看似清澈的山泉、生水。 3、黑热病:黑热病亦称内脏利什曼病,是由利什曼原虫寄生于哺乳动物体内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主要发生在新疆、甘肃、四川、陕西、山西等地区。黑热病的传染源主要为家犬,白蛉为传播媒介,白蛉叮咬感染利什曼原虫的家犬后再叮咬人,就可将黑热病传播给健康人。主要临床表现有长期不规则发热、盗汗、消瘦、进行性脾大、轻度或中度肝大,全血细胞减少和高球蛋白血症,或有鼻衄及齿龈出血等症状,通常在感染利什曼原虫后3~6个月发病。 预防措施:住宿时尽量使用蚊帐,或用蚊香驱蛉等,外出时可在身体暴露部位擦清凉油、风油精等。 4、包虫病:是棘球蚴病的俗称,属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我国主要流行区为新疆、青海、甘肃、宁夏、西藏、内蒙古、四川等省自治区。犬是包虫病的主要传染源。牧民习惯将病牛、病羊的内脏不经处理直接喂犬,因而导致犬的感染。犬感染后排出的虫卵污染蔬菜、牧草与水源,使人感染。包虫病主要侵害的脏器有肝、肺、腹腔、盆腔、脾、肾、脑等,人往往在感染数月甚至数年后出现临床症状而被发现。 预防措施: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养成饭前洗手的良好习惯,在牧区旅游用餐时,尽量不要生吃瓜果蔬菜,避免与狗密切接触。养犬者应定期对家犬进行驱虫。 5、带绦虫病:带绦虫病是由带绦虫成虫寄生人体引起的一类肠道寄生虫病,常见的是猪带绦虫病和牛带绦虫病。在我国25个省、市、自治区都存在,其中以东北三省、内蒙古、河南、山东、河北及西南部为高发区。人因生食含活带绦虫幼虫的猪肉、牛肉或猪肝等会导致相应的带绦虫病,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消化不良、消瘦等症状。多虫体感染时可引起肠梗阻、肠穿孔、阑尾炎、腹膜炎等并发症。 预防措施:在旅游区,尽量不吃生肉或未煮熟的猪肉及动物内脏,尤其要注意不要图新鲜,生食当地的特色菜鲜牛肉或风干牛肉。 6、棘颚口线虫病: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线虫病,由棘颚口线虫和刚棘颚口线虫寄生人体所引起。主要流行于亚洲,以日本、泰国最严重,可能因喜食生鱼,如生食或半生食含第三期幼虫的淡水鱼类(主要为乌鳢、泥鳅、黄鳝等)或转续宿主(如蛙、蛇、鸡、猪、鸭及多种灵长类等动物)而受感染。感染后幼虫可在人体体表或内脏中移行,引起皮肤幼虫移行症和内脏幼虫移行症,出现匐行疹或间歇出现皮下游走性包块。局部皮肤表面稍红,有时有灼热感和水肿,可有痒感,疼痛不明显。内脏型幼虫移行症的临床表现随寄生部位不同而异,进入脊髓和脑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脊髓炎,严重者可致死亡;在消化、呼吸、泌尿系统中移行或寄居,引起相应的症状。曾有报道,一位专家从广东出差回来,两个月后胸腹部皮肤上出现线状疹,皮肤发红,剧痛,且这条“红线”缓慢前行。医生通过手术为他取出一条3毫米长的虫子,经鉴定为棘颚口线虫的幼虫。后来该专家回忆,他在广东受朋友之邀吃了作料生拌泥鳅肉。 预防措施:注意饮食卫生,旅途中不要进食生鱼、生泥鳅及生黄鳝等为原料的当地特色菜肴,把好入口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