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几个紧锁的木箱,画着虎头的藤牌、刀枪斧棍等十几种兵器一字排开。 80岁的林其英一手拿牌,一手持刀,半蹲着身体一路进攻,整套动作行云流水。“这就是藤牌舞,它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戚继光抗倭练兵时创立的‘鸳鸯阵’。”老人是平潭大路顶藤牌舞的第三代传人。老人说,“15岁开始和师傅学藤牌舞,很辛苦的,要天天站桩练基本功,然后学鸳鸯步、雀跳步这些步法,最后才学套路。”以前,平潭民间逢年过节都会表演藤牌舞,而大路顶藤舞操注重阵式演练,动作特征讲究矮、滚、劲、实、圆、活,有单打、双打、连环打、列阵等战术。包括一字长蛇、二龙戏珠、三才定穴、四门兜底、五虎下山、六和三合、七星坠地、八卦九宫、十面埋伏,这叫藤牌舞十大阵法。 说到兴起,林其英又拿起藤牌、短刀练了一个套路,4公斤重的藤牌被他耍得虎虎生威,丝毫看不出他已是八旬老人。 据老人们讲,藤牌舞相传源自于戚继光当年所创的鸳鸯阵,这一武功阵式所配备最特别的兵器就是用大毛竹做成的狼筅和藤牌,并由此创造出给士兵练习军事阵法操练用的藤牌操。 “像我这样岁数会藤牌舞的,在平潭只剩下几个人,然后还有些四五十岁的人会,年轻人练藤牌舞的几乎没有。”林其英讲,藤牌舞曾一度没落,但这几年又被重视起来,“外地来了好几批专家研究这舞,还称这是‘中国第一军事操’。”最让老人欣慰的是,自己的孩子把藤牌舞继承下来了,他们还成立了平潭大路顶俱乐部,现在还常到外面表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