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4月,天气逐渐回暖,很多老年人喜欢到公园耍耍太极、跑跑步、玩玩健身器械,锻炼身体。专家提醒,春夏期间老人健身锻炼应该注意锻炼形式、锻炼时间和锻炼后休息等三个方面,避免出现不适症状。
鹤山市人民医院综合内科主任陆丽燕医生建议,老人适宜选择一些强度较低的锻炼形式,如慢跑、步行和打健身拳等,这样既可达到锻炼强身的目的,又可避免运动过程中出现不适症状。她还建议老人应注意运动强度的循序渐进,切忌一开始就提高步速或进行高强度锻炼。
针对近期湿度高、温差变化大的天气特点,陆医生认为,最佳锻炼时间是在下午3时至4时,因为此时气温适宜,人体肌肉承受能力也较佳,加上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公园等绿树成荫区域中空气中氧含量较高。原来,一般人认为清晨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空气质量最好,其实这是一个误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阳光照射,每天傍晚至翌日清晨,光合作用减弱,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反而消耗氧气。
不少老人跑完步、打完拳后喜欢马上坐下来喝水休息或者回家洗澡,殊不知这样对身体反而不利。陆医生说:“老人体质较弱,体力恢复较慢,运动结束后马上休息容易造成感冒,正确的做法是先慢速步行一段时间再休息,并适量补充温水或淡盐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