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人 > 正文

硬件设施都不错 老人缘何不愿来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20日

昨日,当记者走进武昌东亭社区“日间托老所”,却发现这个由政府出资,社区出力,为老年人搭建的“家”,老人并不多,给人感觉有些冷清。”为让服务更专业,今年4月,东亭社区将其交给刘艳红、陈建刚夫妇的养老服务“团队”接手,自负盈亏。

汉网消息 “老了,能在家附近养老就好了!”这是许多老人的心声。老人们害怕寂寞,却又不愿意受约束,白天渴望着集体生活、休憩、娱乐、话家常,生活有人护理;晚上回家与子女共享天伦之乐。这样,既不离开家,又能得到照料。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成为大势所趋。

昨日,当记者走进武昌东亭社区“日间托老所”,却发现这个由政府出资,社区出力,为老年人搭建的“家”,老人并不多,给人感觉有些冷清。

东亭社区住着900多名老人。去年4月起,东亭社区作为全市社区养老试点,由社区提供场地,区民政局拨款几十万元,建起家门口的“日间托老所”,面积有300平米。

记者看到,这所托老所的内部,俨然一座“迷你”养老院:有床位供休息,有电脑、棋牌室、卡拉OK供娱乐,有健身设施、书画室、阅览室供消遣,还有老年食堂提供午晚餐。整个日间,老人在这里可以得到全方位照料。照理说这里条件不错,可老人们为何不愿来呢?

在离东亭不远的张家湾社区,记者采访了刘大爷和他的老伴,二老今年都超过70岁了,一对儿女不在身边。老伴因中风,生活基本不能自理,逢年过节,保姆一旦回了老家,老两口顿时没了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