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吃五谷杂粮生病,病由世间之物所生,必然就有世间之物可治。所以医者须知药物之寒、热、温、凉、四气五味之别,作为施药之根本。掌握药物升降浮沉之规律,如“代赭石不知其重,海浮石不知其轻,医之过也”。除此当知药物采集的时间,炮制的方法及制成药物剂型的不同,其疗效有别。
人吃五谷杂粮生病,病由世间之物所生,必然就有世间之物可治。所以医者须知药物之寒、热、温、凉、四气五味之别,作为施药之根本。掌握药物升降浮沉之规律,如“代赭石不知其重,海浮石不知其轻,医之过也”。除此当知药物采集的时间,炮制的方法及制成药物剂型的不同,其疗效有别。
药物配伍组方之巧妙,在于所选药物能针对疾病的本质,敌中要害为准绳。除知配伍“七情”外,当十分清楚“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等,治病不可孟浪从事。临床根据病情选用不同剂型的药物,也是十分重要的。药物用量对疗效有着很大关系,必须严格掌握,药量不及则药不中病,量过大反伤人正气,药量当随地区、年龄、体质、气候、具体病情而制宜。病有在上、中、下、四肢、骨髓之不同,服药因此而有空服、饱服及晨夕之别。因饥饱晨夕之殊,有气血阴阳盛衰之异,伺其机而服药,得其宜而效捷。
“上五味口父 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歠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便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其中妙在于服药时间及方法的选择,运用某些性猛攻破之剂或药物时,其效害仅毫厘之差,不识其效望而生畏,不明其害则祸不旋踵,当慎之,举世闻名的药物学家李时珍勇取蔓陀罗之猛毒。
“夫人参用之得当,能补益元气,拯救危险。然不可谓天下之死人皆能生之也。其为气盛力厚,不论风、寒、暑、湿、痰火郁结皆能补塞。乃不审其有邪无邪,是虚是实……人参者,乃医家邀功避罪之圣药也”。所以用药关系重大,必须认准证候,掌握分寸,即所谓“行方智园、胆大心细”正如“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下咽,阴盛则亡”。所以陶弘景说“至于汤药一物有缪,便性命及之”,医者必须慎之,切忌主观妄为,应当药症相宜,施治得当,翼可取效桴鼓,解人之难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