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水肿:洗澡时屈伸脚踝。水肿就是本应排出体外的水分蓄积在体内导致的。可以在39℃~40℃的水中泡15~20分钟,水浸到肩头即可,利用水压来消除水肿。
身体水肿:洗澡时屈伸脚踝。水肿就是本应排出体外的水分蓄积在体内导致的。可以在39℃~40℃的水中泡15~20分钟,水浸到肩头即可,利用水压来消除水肿;若嫌麻烦可以在洗澡时做一些脚踝屈伸活动,如转动脚腕、弯曲脚趾等,还可以对足底和膝盖做一些按摩,都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水肿。
手脚冰冷:洗澡后冲下冷水。温热的水能刺激血管扩张,改善血流状况,可以从里到外暖身活血。具体做法是在入睡前2小时用38℃~39℃(夏天用37℃~38℃)的水泡澡20~30分钟。泡澡时,水浸到肩头即可,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在洗澡后将脚放在冷水中冲一下后拿出,使扩张的血管受冷水刺激收缩,从而把热量“封闭”在体内,令升高的体温保持更长时间。需要提醒的是,洗完澡后要穿上袜子,以免热量从脚底散失。
肩颈酸痛:洗澡时耸耸肩。用40℃~41℃的水泡10~15分钟,水位要到脖子,能促进人体排出积蓄在血液里的乳酸等物质,缓解酸痛;还可以在洗澡时做一些耸肩活动,缓解肌肉紧张,如果眼睛酸胀,还可以用温热的湿毛巾敷眼睛,有缓解视疲劳的效果。
消化不良:洗澡时勤吸气。食欲不振时可以在饭前30分钟入浴,用热水刺激胃部,待身体暖和后,再用热水在胸口周围喷水,每冲5秒休息1分钟,重复5次;泡澡可以先在热水中泡20~30分钟,同时进行腹式呼吸(从鼻子吸气,让腹部鼓起,然后从口吐气),再用稍冷的水刺激腹部,这种冷热水的刺激能促进胃液分泌,提高食欲。而胃酸过多、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人,在热水中浸泡3~4分钟,可控制胃酸的分泌,减轻和控制病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