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感染是常多发于老年人群中,发病率排在第二,并随年龄上升而上升。那么,老年人泌尿系感染是怎么发生的呢?有什么特点?又该如何治疗和护理呢?
一、老年人泌尿系感染发生率高的原因
① 膀胱对尿液压力反应减退,神经原性或乏力性膀胱的发生率较高,残余尿增多或尿潴留致膀胱内压增高,局部抗菌力减退。
②尿流不畅或梗阻,如前列腺肥大、泌尿系肿瘤、尿道憩室、尿路结石、排尿功能紊乱等,使尿路梗阻,易引起尿路感染。
③全身免疫功能减退,营养壮况差,会阴部清洁卫生差,对各种病菌体抵抗力降低。
④抗菌活性降低 老年男性大多有前列腺肥大,随增龄前列腺液中某些离子成分如锌、镁、钙含量及PH值改变,可影响其抗菌活性,并发泌尿系感染。而老年女性,雌激素减少,尿道粘膜退行性改变;尿道括约肌薄弱、小便失禁、会阴部污染、尿道口细菌寄生;绝经后阴道分泌物PH值上升、难以抑制尿路细菌生长,均造成难治性的泌尿系感染。
老年人常合并脑血管意外,出现肢体活动障碍、痴呆、排尿困难需留置尿管,以及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肾功能不全、骨折等慢性病,导致长期卧床、营养不良;同时因感染反复用广谱抗菌素,导致条件致病菌感染。
老年泌尿系感染的病原体的病原学特点
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革兰阴性杆菌,以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为主,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克雷白杆菌等。近年来革兰阳性球菌如葡萄球菌、肠球菌等也较以往多见。
二、老年泌尿系感染临床症状 多不典型
(1)尿路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者仅占35%,有的病人表现为尿失禁;致使泌尿系感染的诊断被忽略。
(2)全身症状较明显,如寒战、发烧、头痛、恶心或急性腹痛,严重者可产生败血症、中毒性休克;还有表现冷漠、烦躁、厌食及性格改变。
(3)尿检验可发现大量白细胞、脓细胞、红细胞和细菌。
(4)复发率及再感染率高。
泌尿系感染分为下尿路感染(尿道炎、膀胱炎)和上尿路感染(输尿管炎、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可单独存在,而上尿路感染多与下尿路感染同时并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