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受体高敏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亢进,或儿茶酚胺异常敏感,导致β-受体处于兴奋状态,在临床上表现为心慌、胸闷、气短、头晕、乏力等类似心血管病的一些症状及心电图改变,年轻人易被误诊为心肌炎,中年人易被误诊为冠心病。
张女士40岁,15年前因经常心慌、胸闷、心绪不稳,心电图上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心肌缺血,被诊为心肌炎而住院。经治疗后症状有些好转,但心电图变化不大。此后不断服用营养心肌药物,症状和心电图一直没有改善。近年又出现头晕、失眠、早搏等,医生结合心电图有缺血表现,诊断为冠心病,吃上了硝酸酯类药物。但症状时好时坏,心电图缺血仍然存在。为此施行了冠脉造影,结果冠脉正常,摘下了冠心病的帽子。医生建议停用扩冠药物改服心得安治疗,服药一周后,张女士心身不舒服的症状消失了,心电图上的心肌缺血不见了。张女士激动的说,仅用几片心得安就把我的病治好了。原来张女士的病不是心肌炎,也不是冠心病,而是β-受体高敏综合征。
β-受体高敏综合征也叫β-受体亢进综合征,是由于体内的β-受体过度兴奋或敏感而出现的一组症状。血管系统的活性受神经和内分泌调节,而神经系统的调节占主导作用。正常情况下,交感神经中枢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的自主神经,调节血管的活动。如出现情绪激动、不舒心、忧虑、恐惧、心理障碍、过度紧张的工作或持续的兴奋等,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失调,心血管系统也会因此而发生紊乱,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亢进,或儿茶酚胺异常敏感,导致β-受体处于兴奋状态,在临床上表现为心慌、胸闷、气短、头晕、乏力等类似心血管病的一些症状及心电图改变,年轻人易被误诊为心肌炎,中年人易被误诊为冠心病。在目前已被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中,有5%~10%是β-受体高敏综合征,有些医院误诊率高达3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