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人 > 正文

老人防耳聋 晚年保持乐观心态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29日

老人防耳聋 晚年保持乐观心态

人到60岁左右之后,听力能力就会下降,对于一些高频的声音很敏感;一般等到老年人到了80岁左右,大部分的老年人的高频听力能力逐渐的消失了。所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听力的维护和保健,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提高其生存质量,如何延缓老年性耳聋的发生是其内容之一。怎样防耳聋:

要保持乐观的心态:

保持良好精神状态,享受平凡生活,远离不良情绪的感染,保持乐观的心态。因为当人情绪激动或着急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可使内耳小动脉血管发生痉挛,小血管内血流缓慢造成内耳供氧不足,可以导致突发性耳聋。

饮食要均衡:

饮食尽量吃得泛点,要多食含锌、铁、钙丰富的食物,这样可减少微量元素的缺乏,从而有助于扩张微血管,改善内耳的血液供应,防止听力减退。忌长期高盐、高脂肪、低纤维素类饮食,更不要暴饮暴食,最好应戒烟酒。

积极治疗已有的疾病:

患有高血压、高血脂、脑动脉硬化及糖尿病的老人,应积极进行治疗。特别是合并动脉硬化者,极易发生障碍而引起突发耳聋。

用药前要了解:

用药之前应向医生询问是否有耳毒性。如氨基糖甙类(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是引发耳蜗损害最多的一种耳毒性药物,尽量避免使用这类抗生素是降低药物性耳聋的一项重要措施。如家族中有耳毒性药物过敏史者更应慎用。

相对安静是保护措施之一:长时间接触噪声可以导致噪声性耳聋,强烈的噪声对听力损害会更大。应远离噪声,听收音机、电视时,时间不宜过长,音量不宜过大。听久了应休息一下避免听觉疲劳,听觉疲劳时同样可导致耳聋。

坚持做按摩:

经常按摩耳朵可以促进内耳血液循环,比如按摩耳廓、捏耳垂,按摩颈后发际两侧凹陷处的风池穴。也可闭目静坐,将两手食指分别插入两耳孔中,然后迅速抽出,如此连续做10次都是防耳聋的措施之一。

还有保持外耳道清洁,避免损伤。俗话说,“耳不掏不聋”。外耳道皮肤比较娇嫩,掏耳朵时如果用力不当容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疖肿、发炎、溃烂。另外,如果稍不注意,掏耳勺还会伤及鼓膜或听小骨,会造成鼓膜穿孔而直接影响到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