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患有老年性黄斑要注意很多,因为黄斑病可由遗传性病变、老年性改变、炎症性病变所引起,也可受其他眼底病变所累及。所以一般患有之后就要选择治疗,怎么治疗,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为老年人介绍。
老年性黄斑变性,是一种随年龄增长而发展的多因素致盲性疾病。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已提出的假说包括:遗传因素;光积聚损伤;自由基损伤;血液动力学因素。 “祸根”也许在青少年时期就种下了,长期的生活、工作环境、饮食习惯等是不可忽略的发病因素。专家建议从年轻时就要开始预防,避免日光、雪光、电弧光等强光直射入眼;使用电脑、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的时间有所克制,屏幕亮度应柔和适中。
早期老年性黄斑变性表现隐匿,除非是突然出血可导致视力迅速下降甚至失明,发展到晚期,临床上以视力进行性下降、视物变形和黄斑区变性为主要特征,视力丧失难以逆转。
老年性黄斑变性全世界患病人数超过3000万。老年性黄斑变性的致盲率已跃升为人类四大致盲性眼病中的第一位,是我国今后面临的主要致盲性眼病。
怡嘉宜尔健康设计之黄斑病变设计从膳食营养、氧化压力管理、茶饮管理、血管健康管理方面改善视网膜细胞,力求减少黄斑变性的发生,保持心灵窗口—眼睛的明亮清澈。
膳食管理
中老年人饮食上宜选择富含叶黄素食物。叶黄素(Lutein)是一种类胡萝卜素。含叶黄素最丰富的食品包括猕猴桃、玉米、蛋黄、甘蓝菜、绿花椰菜、南瓜、胡萝卜等;水果如:芒果、葡萄、橙子和橙汁、西红柿等。尤其黄玉米中所含叶黄素平均为22mg/kg。
黄斑变性的发生与视网膜组织的光积聚损伤有关,病理实验显示黄斑变性中体内会有大量维生素C被氧化,因此多补充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维生素C、维生素E是非常有必要的,猕猴桃、柑橘等新鲜蔬果中富含维生素C;玉米油、坚果等富含维生素E;维生素B族可以缓解视疲劳,粗粮、杂粮、酵母、动物内脏等富含维生素B族。
矿物元素在视网膜组织细胞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包括锌、铜、硒、镁、钙、铬等。富硒食物包括动物内脏、肉类及海产品,紫苋菜、芦笋、蘑菇、大蒜、芝麻等也富含硒,藤茶显齿蛇葡萄中的硒含量相当丰富;锌对视网膜黄斑变性的影响尚处于争论阶段,眼是人体含锌最多的器官,以视网膜和脉络膜的含量最高,富锌食物有牡蛎、紫菜、虾类、海鱼、瘦肉、动物内脏、蛋、奶制品等。
老年黄斑病变与高血压、高血脂有一定的相关性,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调节血脂作用,深海鱼类、亚麻籽油、红花籽油、玉米油、番茄籽油等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
历史10年针对3000多名老人的跟踪研究,显示长期服用富含叶黄素、微量元素、多种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的膳食补充剂,四分之一的早期老年黄斑病变得以控制。
氧化压力管理
视网膜有高耗氧的特征,易受氧自由基伤害,发生氧化应激反应。蓝光导致视网膜自由基爆发,自由基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衰亡,上皮细胞衰亡会导致光敏细胞缺少养分从而引起视力损伤,最终导致视力下降。
能够穿透血脑屏障和视网膜屏障的抗氧化剂能预防老年视网膜黄斑病变。这些抗氧化剂包括叶黄素、玉米黄素、β-胡萝卜素、虾青素、番茄红素、花青素、原花青素等。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增加膳食中的叶黄素和玉米黄素摄入量,可以降低老年黄斑病变患病风险。
源于雨生红球藻的虾青素也是一种类胡萝卜素,在结构上与叶黄素和玉米黄素相似,但虾青素具有更强的抗氧化和紫外保护效应。虾青素至今还没有从人类的眼睛中分离出来,但动物实验已证明它能够通过血脑屏障,和叶黄素一样沉积在视网膜上。饲喂虾青素的小鼠与对照组相比,视网膜的光损伤程度要小得多,而且恢复较快。因此可以推断虾青素对眼睛有光保护作用并防止视网膜组织氧化,从而维护眼睛的健康。
番茄红素可以通过调节血脂代谢、改善眼部微循环,保护视网膜,对黄斑有类似于叶黄素、玉米黄素的保护作用。番茄红素可通过膳食途径从番茄及其制品中摄取。
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并保护视网膜细胞免受自由基损伤。花青素能够有效缓解或消除因视觉疲劳而引起的视力模糊、眼球发胀、眼痛、畏光、眼干涩、眼球酸累感等。花青素能够有效改善人眼黄斑恢复时间,增加眼底微循环的血流,加速物质代谢交换和增强对毛细血管的保护作用;花青素还能够促进视网膜视杆细胞紫红质的再生成。蓝莓、黑加仑、覆盘子、樱桃、桑葚、草莓等红紫蓝色水果,富含花青素和维生素C;紫米、黑米、红米、红豆、黑豆等都含有花青素。常用的花青素膳食补充剂为蓝莓提取物。
最新研究表明,低聚原花青素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拮抗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从而减轻氧化应激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害。葡萄籽提取物中富含原花青素。法国松树皮提取物—碧萝芷,是一种天然的、水溶性的强抗氧化剂,含有80%的原花青素。多项研究表明,碧萝芷对视网膜具有保护作用,能预防视网膜黄斑病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