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人 > 正文

光补钙远远不足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20日

当然,不是说补钙毫无用处,只是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不是单纯补钙,而是综合治疗,提高骨量、增强骨强度和预防骨折。患者应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然而在这样的重重威胁下,对骨质疏松的错误理解是更让人担忧的。骨质疏松的防治与患者的重视和配合密不可分。为此,提供了在临床中总结出的骨质疏松的几个误区,希望能给读者作为借鉴。

误区1、喝骨头汤能防止骨质疏松。对老人而言,骨头汤里溶解了大量骨内的脂肪,经常食用还可能引起其他健康问题。

误区2、老年人治疗骨质疏松症为时已晚。从治疗的角度而言,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所以,老年人一旦确诊为骨质疏松症,应接受正规治疗,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误区3、靠自我感觉发现骨质疏松症。多数骨质疏松症病人在初期都不出现异常感觉或感觉不明显。发现骨质疏松症不能靠自我感觉,不要等到发觉自己腰背痛或骨折时再去诊治。

误区4、骨质疏松症治疗自己吃药就可以了,无需看专科医生。对于已经确诊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应及早到正规医院,接受专科医生的综合治疗。

误区5、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骨折,宜静不宜动。保持正常的骨密度和骨强度需要不断地运动刺激,缺乏运动就会造成骨量丢失。体育锻炼对于防止骨质疏松具有积极作用。另外,如果不注意锻炼身体,出现骨质疏松,肌力也会减退,对骨骼的刺激进一步减少。这样,不仅会加快骨质疏松的发展,还会影响关节的灵活性,容易跌倒,造成骨折。

误区6、治疗骨质疏松症等于补钙。,在多次的临床和科普讲座中总结发现,大多数中老年人都能认识到补钙的重要,也正因如此,才把防治骨质疏松的“重责”全部寄托在补钙上面,这是不正确的。

简单来讲骨质疏松症是骨代谢的异常(人体内破骨细胞影响大于成骨细胞,以及骨吸收的速度超过骨形成速度)造成的。一个正常人在每个阶段成骨细胞作用都不相同。在青少年时期是骨生成大于骨破坏,中青年时期两者大约相等,而到了老年就是骨破坏大于骨生成了,这是一个生理转化过程,而不是因为单纯的缺钙或营养不良造成的。

补钙只是协助成骨细胞进行骨生成活动,所以它根本不是骨质疏松的特效药。当然,不是说补钙毫无用处,只是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不是单纯补钙,而是综合治疗,提高骨量、增强骨强度和预防骨折。患者应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