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肺不能布散津液,脾不能传输精微,肾不能蒸化水液,以致津液凝聚成痰,伏藏于肺,成为哮病发生的“夙根”。此后每当遇上气候突变、饮食不当、劳累过度等诱因,就会导致气机逆乱而发作。
由于肺不能布散津液,脾不能传输精微,肾不能蒸化水液,以致津液凝聚成痰,伏藏于肺,成为哮病发生的“夙根”。此后每当遇上气候突变、饮食不当、劳累过度等诱因,就会导致气机逆乱而发作。因此要治好哮喘,关键在于如何化痰。
偏方一:麦芽糖豆腐萝卜汤 麦芽糖100克,豆腐500克,生萝卜汁1杯。豆腐切块备用,生萝卜洗净后置于榨汁机打成汁液,然后将适量清水加入豆腐、麦芽糖和生萝卜汁中,煮沸,分早晚两次服用。
此方具有清热润肺,化痰平喘止咳及调补肠胃的作用,对于肺热型哮喘引起的发热,面赤唇红,喘息哮鸣,痰黄而粘稠,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结等症状有不错的疗效。
偏方二:杏仁麻黄豆腐汤 杏仁5克,生麻黄6克,豆腐100克。将豆腐洗净,切块,汆水去除涩味。洗净杏仁和生麻黄,并装入纱布袋中扎紧待用。取一干净砂锅,将杏仁、生麻黄袋放入,加水煮开,再放入豆腐块煎煮1小时,取出药袋。每日或隔天一服。
此方具有祛寒宣肺平喘的作用,适用于冷哮引起的咳嗽、呼吸急促、恶寒发热、痰白稀薄等症状,但脾虚腹泻者不宜食用。
偏方三:蠲哮汤 葶苈子、青皮、陈皮、槟榔、牡荆子、生姜、大黄加减。
此方具有涤痰祛瘀,平喘止咳的作用,适用于痰瘀伏肺型哮喘引起的喉中痰鸣有声,呼吸急促,胸部憋闷如塞,大便不畅或秘结,面色晦暗,口唇发绀,舌质暗、有瘀斑,苔腻,脉弦滑等症状。但脾肾阳虚,症见痰鸣气喘,咳痰清稀,腹胀腹泻者不宜使用本方。
偏方四:延年半夏汤 半夏、吴茱萸、生姜片、炙鳖甲、前胡、人参、苦桔梗、槟榔、炒枳实加减。
此方具有降逆平喘,止嗽化痰的作用,适用于寒哮所致的呼吸急促而哮鸣有声,面色晦暗带青,形寒怕冷,无汗,喜热饮,小便清等症状。
偏方五:补虚定喘方 熟地黄、炙麻黄、补骨脂、五味子、代赭石、炒地龙、丝瓜络、葶苈子加减。
此方具有补肺益肾,平喘纳气的作用,适用于虚喘兼实证哮病所引起的呼吸短促,动则喘甚,口渴,烦热,自汗,面色潮红,咽喉不利等症状。
哮病在发作期可大致分为寒哮、热哮两种类型,用药时要遵从“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原则,切忌用药错误,以致延误病情。
射干麻黄汤
射干、麻黄、细辛、半夏、生姜、紫菀、款冬花、五味子、甘草加减。
此方具有温肺化饮、止咳平喘的功效,能有效改善寒哮引起的喉中哮鸣有声,胸闷气促,痰少咯吐不爽,口不渴,或喜喝热饮,面色晦暗,天冷或受寒易发等。
定喘汤
麻黄、杏仁、桑白皮、黄芩、苏子、法半夏、款冬花、白果、甘草加减。
此方具有清热化痰、宣肺平喘的功效,对于热哮引起的咳嗽阵作,喉中痰鸣如吼,胸高胁胀,痰黄稠厚而难咯,烦躁不安,面赤汗出,口苦、口渴喜饮等症状有良好疗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