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学者颜习斋在《言行录》中说:“养生莫善于习动,并不困疲,日益精壮。但学静息将养,便日就惰弱。”这是主张运动养生。终日坐卧,身体会渐弱,体力锐减。他还说:“一身动则一身强。”唐代养生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也说:“不欲甚劳,不欲甚佚(逸)”;又说:“食毕当行步踌躇,计使中途数里来,大益人。”很显然,古人强调每天散步,尤其是饭后慢步数里,长期坚持则受益。 养生需多锻炼。首先要改变清闲是福、运动太累的观念。这个观念不改变,想动不愿动,能动也不动,偶动不常动。把运动锻炼当作累赘和负担,很难达到动而优、练则健的效果。应把锻炼当吃饭一样,每天不间断,形成一种渴求和条件反射。 老年人养生多练,生理、心理都能受益。这里举一例:一位体重70公斤的老人,假如静卧不动,每小时只消耗能量77大卡,仅比睡眠多12大卡。散步一小时可以消耗能量200~300大卡,若步伐加快,消耗的能量还要多。心、肺、肝、肾、胃、肠的工作量会提高三倍以上。不让身体过于清闲,投入有规律的运动之中,其抗病能力会明显增强。用进废退,动之强身,这是很好的证明。 养生多练,不求量大和剧烈,应突出慢速、轻巧和均衡,因地制宜和长久不怠。像散步、慢走、疾走、慢跑、器械运动、健身操、游泳、打球等项目,都适于老年人。老年人锻炼要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一二,锻炼一段时间后不妨再做调整,不断探索新经验。 养生练为先,练中求快乐,练中求强身,练中求健美,练中求长寿。老年人坚持锻炼,定能强身健体,颐寿延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