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人 > 正文

中老年人的保健方略有哪些?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20日

在人的一生中,40至50岁应当是一个比较辉煌的阶段,不少人事业有成,生活安定,子女也都长大成人。但人到中年,尤其是中年精英,面对事业、家庭、生活的巨大压力,他们中有的人由于没有处理好工作、家庭、健康等的关系不少中年精英不幸早卒,令人扼腕。

一位省作协副主席因为赶书稿,没日没夜地写稿,几个月就出了一本几十万字的书籍。正当大家为他的高产感慨时,他却痼疾复发,撒手人寰,享年48岁,让人唏嘘不已;某报一位总编辑长期带病坚持工作,创办出了一份发行量备受欢迎的报纸,正当他获得”韬奋新闻奖“时,却因鼻咽癌复发去世,终年46岁;一位著名企业家,经过五年奋斗,将濒临破产倒闭的工厂改造成了年盈利100多万的现代大企业,但却因心理危机,不幸倒下,去世时也年仅44岁……这些例子真是不胜枚举。中年人过早衰老的现象更是普遍。

中年人是一个特殊群体,一方面在事业上处于成熟和上升时期,另一方面在体质和生理功能方面却处于减退和下降时期。这一升一降的矛盾,形成了中年人患病的三个特点:突变性、潜在性和诱发性。

突变性:由于中年人忙于事业,忽视了自己的身体健康致使一些常见病不能被及时发现和治疗,这常使某些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胃肠道、肿瘤等疾病的病情日趋加重或发生突变。

潜在性:中年人担负着工作与家庭的重任,对自己的一些轻微病痛或身体不适往往并不在意。其实,中年人的生理功能正由盛转衰,生命细胞的再生能力、免疫能力、内分泌功能等正在下降,心、肺、脑、肾等脏器的功能也在不知不觉地逐渐减退。

步入多事之秋的中年人容易患各种疾病,症状却常常容易被忽视或因工作繁忙而被掩盖,因而不易做到及早发现和治疗。

诱发性:中年人由于在社会和家庭所处的特殊地位,不得不担负起沉重的担子。繁忙、急躁、烦恼、焦虑等所积蓄起来的紧张和疲劳,常常成为疾病的诱发因素。中年人满以为可以用自己的精力、体力来克服紧张和疲劳,但这并不能消除疾病,相反积劳成疾,常常诱发各种疾病的发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