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人 > 正文

老人“享清福”背后的顾虑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20日

人到老年,往往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附近的街坊聊天、和朋友下棋……而对于长期生活在农村的老年人,他们更是固守在自己以前的生活圈子里。

人到老年,往往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附近的街坊聊天、和朋友下棋……而对于长期生活在农村的老年人,他们更是固守在自己以前的生活圈子里。此外,大多数的老年人几十年如一日操劳,无论是身体还是心态,都形成了一种惯性,如果突然间出现较大的改变,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除了环境改变给老年人带来不良影响外,跟子女生活享清福而产生的空虚感是老年人精神健康的一大“杀手”。

当人年纪大了,“被需要”的感觉会渐渐强烈,若子女一心想让老年人享清福而不让他们干活,老年人就会产生一种“自己没有用了”的看法而闷闷不乐,久而久之会带来抑郁的情绪。,享清福有时不利于老年人的精神健康,一些老人不愿过多地给孩子带来压力,经常会产生自己对家里没贡献没价值的想法,感觉连累了家人。

因此,子女们可适当安排一些家务给老人,让他们明白自己是被人需要的。

多沟通、尊重父母需要是首位

要让老人享清福,并非一定要老人彻底地放弃劳作去休息,也绝非是子女给父母安排“美好”的生活。相反,学会尊重老人的需求,让老人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心愿从事一切力所能及或感兴趣的事,对老人的健康是很有帮助的。

而学会尊重父母的需求和感受,则需要子女多和父母进行沟通。子女也应该明白,理解和尊重父母的需求要比单纯地让父母过安逸的生活重要。身为子女,不要竭力说服父母接受自己的安排,要更多地倾听父母的感受,尤其是一些自认为是对父母好的事情,更要事先沟通。对于老年人来说,不妨坦诚地和子女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