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疾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通常会被忽略而拖延病情。医生建议,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最好定期检查自己的身体,及时发现病情。
70岁的王大妈患糖尿病已有10年,同时还有5年高血压病史,平时靠口服药物降血糖、血压。最近她发现自己下肢轻微浮肿、夜尿增多,尿中还有泡沫。昨天到医院查尿常规,结果尿蛋白指标为“3+”,血肌酐也高于正常水平。医师诊断她可能得了“糖尿病肾病”,需要住院治疗。如该病继续进展,将来还可能需要接受肾脏替代治疗(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等)。
近年来伴随人口老龄化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硬化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在我国,40岁以上人群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约为10%。
据医师介绍,大多数慢性肾病患者早期完全没有症状或者症状不明显,可能仅表现为经常疲劳、乏力,眼睑、颜面、下肢(尤其踝关节)轻微浮肿,尿中有大量泡沫、尿色异常、排尿困难、夜间排尿次数增多等。随着病情发展,出现肾功能不全时,慢性肾病的各种症状逐渐明显,出现疲倦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腰痛、全身水肿、血压升高、骨痛、皮肤瘙痒、肌肉震颤、手脚麻木、嗜睡、反应迟钝等。因此,早期化验检查非常重要,尤其是中老年人,应每半年监测一次肾脏。
相关阅读